珍珠的起源和形成原理

珍珠的英文名是Pearl,来源于拉丁语Pernulo。它的另一个名字,玛格丽特,来源于古代波斯梵语,意思是“海之子”。

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的时候,就发现了带有彩色光晕的白色珍珠,并被它的水晶般的美丽所吸引。从此,珍珠成为人们喜爱的饰品,流传至今。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于珍珠贝类和合浦珠母贝类软体动物。内分泌功能产生的含碳酸钙矿物(文石)珠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组成。珍珠的化学成分为91.6%碳酸钙、4% H2O和0.4%有机物。

大溪地太空灰珍珠耳钉

珍珠形成原理

1.外围

贻贝外套膜受异物(沙子、寄生虫)刺激,受刺激区域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落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一些被捕获的外套膜表皮细胞分裂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细胞核被一层一层包被形成珍珠。异物被称为“有核珍珠”。

2.内因

经过病理刺激后,外套膜的部分外皮经过细胞分裂分离,然后被自身分泌的有机物包裹,同时逐渐落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形成珍珠囊和珍珠。因为没有异物作为核,所以被称为“无核珍珠”。

目前人工养殖的珍珠是根据上述原理从珍珠蚌外套膜上人工切割下来,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到蚌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入的细胞在人工细胞核周围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产生人工有核珍珠。人工无核珍珠是一种在外套膜操作时只植入小细胞块,通过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而制成的珍珠。

主要产珍珠的贝类

马氏珠母贝科(Dunker),或三角帆蚌科(Lea),褶纹冠蚌科(Leach)等双壳类。

1.浙贝母

别名:珍珠贝。

温暖的海底贝类的壳从左到右大小不一。通常情况下,左壳比右壳大,壳的长度和宽度略相等。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软体动物,瓣鳃类,瓣鳃类,假瓣鳃类,凤蝶科。

它是一种暖底栖贝类,有两个壳,左壳略大于右壳,凹陷比右壳深。壳的长度和高度几乎相等,长度和高度一般在6 ~ 7厘米左右,最大的可以超过10厘米。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外壳表面为黄褐色,带有黑色辐射条纹。成长档次明显。它鳞片密集,易碎破碎,接近壳顶处光滑。壳呈白色或淡黄色,有珍珠光泽。壳边薄而褐,合页直,主齿1 ~ 2个。韧带纤细,呈褐色。内收肌标记较大,略呈耳状,几乎位于壳的中央。外壳的顶部位于前端,相互靠近。脚小,能生出丝线,从右壳前面的小孔里伸出来。附岩沙。当珍珠母和贻贝在水中生长时,如果微小的沙粒或坚硬的生物不小心碰到壳内的地幔,地幔受到刺激后会感到不舒服,然后分泌出真珍珠逐渐包围从外面跑进来的沙粒或生物,成为珍珠。

珍珠养殖也是基于这个原则。一般选择3岁左右的个体进行插核操作,有意识地放入沙粒,使外套膜感到不适,分泌出大量真珠来包裹这些沙粒,从而形成人工珍珠,甚至人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投入品,产生各种珍珠。产于1 ~ 10米深的温暖海域。幼虫栖息在浅水区,长大后逐渐向深海区移动。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等广东沿海地区。

2.带冠蛤蜊

淡水底栖贝类。外壳几乎是三角形的。前部短而低,前后缘冠状突不明显,后缘斜向上延伸.它是一个大皇冠。贝壳顶部有几条肋脉,褶纹冠蚌

淡水底栖贝类。壳厚,形状略像等边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后沿冠突不明显,后沿长而高,后沿向上倾斜伸展成大冠。壳体的后背部有一系列从壳体顶部到背部逐渐变粗的纵向肋。后缘圆。腹缘近直。壳顶距前壳约1/6,壳顶有数条肋脉。成虫冠往往只留下残痕,幼虫壳一般完好。壳面为暗黄绿色至暗褐色,壳顶经常被侵蚀,失去表面颜色。铰链强,韧带厚,位于牙冠底部。左右两边的贝壳都有一颗高高的后牙。门牙细而弱,后牙下外侧有几个纵向突起和凹槽。前内收肌标志呈楔形,伸足标志呈圆形,前内收肌标志小而深,后内收肌标志大而浅,外被肌标志宽,珍珠层有光泽。生活在河湖泥底,行动缓慢。

它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和松花江,安徽省的宁国,江苏省的武进和北京。这种蚌可以用来制作真珠,贝壳是制作纽扣的原料。

注:组成珍珠和贝壳的物质大部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不同的结晶条件下形成方解石和文石。珍珠由文石组成,贝壳是由方解石组成的棱柱层。所以虽然都是碳酸钙晶体,但是因为晶体体系不同,形成的物质也不同——珍珠和贝壳。

相关推荐